素材库—热门主题:我们的文化基因

  素材库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2-07 12:00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《中华好诗词》等节目备受追捧,但是它们并不是电视台生存的必要条件;古诗文也很受报纸杂志、自媒体、网络小说的青睐,但是没有古诗文,似乎不影响小说的情节,报刊也可以照常发展。而部编版新编语文课本中,古诗文 67篇(首),占全部课文数(136 篇/首)的 49.3%,其中 60 篇是必背篇目,学生要拿出学习语文的三分之一时间反复背诵古诗文。于是有人感叹: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,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,古诗文,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?

学校组织以“今天,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文”为主题的研讨会,作为被诗文“围追堵截”的中学生,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,体现你在即将高考之际的感悟与思考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 800 字。


解读:

写好本题,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主题:“今天,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文?”其次要明确文体:发言稿。再次要明确作者身份:被诗文“围追堵截”的中学生。最后要注意作文背景:学校研讨会。这就暗示写作者作文开头有称谓,结尾有合适的礼貌用语;文章语气不要生硬,因为是讨论,不可以咄咄逼人。

从试题提供的资料看:从社会层面看,一方面,古诗文大受追捧;另一方面有人质疑古诗文学习是否必要。从课本看,古诗文占比很高。从学习时间看,占语文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。试题提供的信息正反两方面都有,给了考生辩证思考的空间。

针对“今天,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文”这一主题,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探究原因:①守住中华文明的根。古诗文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才传递到今天的,我们有必要学习优秀的文化。②完成学习任务,无论是课本还是课标都对古诗文的学习有明确的要求。③助力个人成长。学习古诗文,可以提升个人文化素养;开阔视野,借鉴古人的智慧。④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华儿女都有传承的义务和弘扬的责任。

可以采用两正一反的构思方法:先从两个正面的角度论述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性:传承文明,舍我其谁;传递文明责无旁贷。而后批评那些质疑声,到了人工智能普及的时代,花大力气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性以及有人学习吃力的原因——欠缺太多,需要补充文化的钙。




守住传统文化的根

□李文之

老师们,同学们:

大家好!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研讨会,并且有机会发言。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《守住传统文化的根》。

从我的题目,大家就可以看出我的态度:今天,我们必须学好古诗文。现在我把我的思考给大家汇报一下,也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。

同学们,古诗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系之一。试想,登顶泰山,在“真高呀”和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两个选项中,我们会选哪一句?来到庐山,在“怎么还是山”和 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两句中,我们会给哪一个高分呢?再想一想,看到瀑布,我们一边自信地吟诵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,一边用数码产品保留自己的足迹,这是多么惬意的事呀…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古诗文经过历史的沉淀,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。

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,面对古诗文,自有当今之世“舍我其谁”的传承责任。

同学们,作为学生,完成课堂任务是第一要义。新版课本中,古诗文的占比达49.3%,这正是我们文明古国的自豪,学习古诗文我们责无旁贷。这套教材从立项到实验,从由点及面的推广,到全国各省区市的覆盖,历经十几年。为什么要付出如此代价去完成这样一件事情呢?就是因为其重要性,放弃古诗文学习,就等于放弃了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,就等于放弃了一顿文化大餐。

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,完成古诗文学习的使命,我认为要有“当仁,不让于师”的豪气。

古诗文与现代生活语境有一定的距离,很多人觉得古诗文透着一股文绉绉的书生气,而且因为一些拗口的字句学习起来非常吃力,在此境况中人们不妨调整学习心态:在学生阶段尤其是中学阶段,对所有学生来说,它是必需品,但走向社会后,对大多数人而言,它也可以是生活的调味品,比如在清明时节给你朋友圈的美图配上一句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”是不是超级有氛围感呢?

当然啦,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,如果我们只把古诗文当作调味品,那会在学习上欠账;因此我们必须查漏补缺,及时补仓。我们可以试着改变学习方法:对每一篇必修的古诗文,认真完成学习任务,做到“学而时习之”。这样或许就不会出现积重难返的情况了。

最后我郑重声明,守住中华文明的根,不只是要学古诗文,也不只是记住围棋的妙手、本手、俗手,还要把中华文明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,与祖国文化的兴盛结合起来。让我们从写好一个字,读好一首诗,背熟一篇古文开始,担起中华民族复兴之重任。

我的发言完毕,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。


点评



1. 有文采。引用古诗文,契合主题;句式灵活;比喻、反问等修辞随处可见,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。2. 论据充足。成语、古诗文、学习场景和使用场景,设置得丰富多彩,使读者感到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古诗文。3. 构思有匠心。两正一反构思法,增强了文章的思辨性。





官方网址:http://www.ylygxsw.com

投稿邮箱:ylygxsw@qq.com